齐水长青
九天揽月总不及,恰似飞鸿踏雪泥

我和老哥总结出的几个“模型”

2020.6.3


这篇文章将简述从2016年起,我和老哥讨论、思辨、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各种描述解决问题方法的比喻,我们管这种比喻称为模型,进一步简称为“喻型”。由于时间跨度非常的长,几乎覆盖了我整个大学时间,所以各个喻型之间难免参差不起,有的目前仍觉得贴切,有的则不免显得“幼稚”。

圆喻型

起因不免显得有些俗气,一句话是这样讲的:“人们被生活磨平了棱角”。我们借题生义,认为人们并不是如这句话说的这般“晦气”,像是人人都是受气包,被生活鞭挞折磨,然后还给整出经验且小小优越起来了。我们试图正面理解所谓“磨平棱角”这个过程,借用中学数学中说的关于用多边形逼近圆的说法,认为:人固有高下,相对高处的人就像一个边比较多的多边形,而低处者则少边,所以低者理解不了那些多出来的边——“三角形”永远无法理解“四边形”那第四条边意味着什么。那些古圣先贤等,则是近乎“圆”的人,故而我们的一大理想便是: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,使自己增加边而逐步向圆靠拢,虽不能及,仍可为也。

登山喻型

山高高的,在那就像是想让人登上去一般,谁不想爬到高高处,放眼诸下呐。上边这一点似乎不言自明,我和老哥争论的焦点是:登山确实好,或者说高处确实好,可为什么非得去登山?我在地上不也挺好吗?老哥一直坚持:不好,就是要登山。起初老哥说,登上去,站在高处,就能看到高处的风景,看到别人看不到的,不很好吗?我说在地上我也可以通过细细体味微小之处,同样也能得到无尽的快乐,何必执著于高山,老哥不以为然。老哥是较为坚定的唯物、科学支持者,很认真地给我讲过:得讲道理,人登到高处确有其妙,你又不是不能下来,你可以选择下来嘛,这不也挺好?我说善哉。很久之后,我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,登山的好处,在我看来是:给了你“上去”和“下来”的能力,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,尤其是“下来”的能力,非先“上去”无以得。而且能站在高处看东西,就能看到不同层次的“真”。原来我说在地上也可以有无尽快乐,确实,但那只是一个平面,高这一维度如果再加上,那又有一个维度的无尽出来了。更重要的是,大家都习惯于在地面上抬头看,继而得到了地面视角的地面的“真”,以及地面视角的高处的“真”,后者显然不靠谱。而我们认为,“能否正确认识事物”是极端重要的一件事,所以只要有人登山了,并在高处做了些什么,我们就必须要登上去才能有正确认识它的可能,更何况事实是大多数所谓“大事”都发生在高处,不登无以知。更况生来也无趣,不若登山,登山之乐,不在登,不在山,在登山之乐。

温水煮青蛙喻型

当然我们知道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(也是后来才知道的,青蛙会跳出去!太好了)。假设如这个说法一开始的那般,青蛙如何才能摆脱被活活煮死的命运呢?开始时我自认为比较鬼才的一个想法是,确实大部分青蛙会死掉,但难免有些青蛙天赋异禀(基因突变),它有一种病,就是每隔一会儿不论环境如何,都会向四周跳,这样自然就能跳出升天。从那之后我们就姑且相信了我们是基因突变的青蛙而按下不表。后来我又有一个新的破局思路:有这样一只青蛙,它很皮(也许是大司马的粉丝),就是皮,就算是暖暖的舒服的水,它也要皮一手,哎,就给你跳出去你怎么说嘛。说给老哥听,我俩笑:皮可比基因突变简单多了。

快速渲染喻型

数据线喻型

回头喻型

微积分极限喻型

跨越太平洋喻型

盲人摸象喻型

反向跑步喻型

天梯喻型

就先写这么多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