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水长青
九天揽月总不及,恰似飞鸿踏雪泥

我觉得我被“文艺作品”给骗了

2021.8.11


是的,我觉得我被“文艺作品”给骗了,而且被骗了很久,所以在很多地方出了问题。注意这里的文艺作品加了引号,是想表明它是一种特定的文艺作品,并不是这个词所涵盖的全部的东西。但其实与这个词字面含义或者说词典上给出的含义恰恰相反的是,“文艺”这个词在我们周围弥漫着一种特定的、别的含义。就是“文艺青年”中“文艺”的含义,还有另一个词叫“小清新”,我不知道它们能不能画等号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画等号。当然我并不是要卯足了劲儿冲这些作品,因为我发现这是个复杂的问题,有点类似你知道鬼不存在,但晚上一个人上厕所还是会害怕一样。

现在开始说说是在哪些方面出了问题。既然是文艺作品,那大致包括音乐、影视剧、书籍之类,现在想来,恐怕还是要扩大打击范围,至少在影视剧上应该扩大。从小至今看过的影视剧,包括无意识熏陶的和主动找来看的,前者其实还好,主要是构建了一些常规但大部分是错误的认识;后者则是非常规但错的离谱的东西,给步入歧途助了很大的力。出问题的方面当然都在认识层面,因为骗人就骗在认识层面。就像你拿着一颗羊屎给一个小孩,告诉他这是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一样。举例来说,具体的问题如对“爱情”的认识,常规作品(如传统电视剧,包括但不限于武侠剧、动画片、都市乡村等背景的剧情片)告诉我它是一种很高尚的东西,男女主人公朝夕相处,和睦相伴,温馨而喜人,优雅而崇高;“文艺”作品则告诉我,它是一种美好的东西,如珍珠钻石般炫目,如棉花般柔软,如夏天的地下水般清凉,如落日晚霞般美丽。这些当然都不是能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真正爱情的正确认识。同样的,对于“家庭”、“品格”、“人生追求”等等的认识塑造,存在着类似的问题。

现在我想,也并不能把全部的责任推到这些特定的文艺作品身上,上述问题之所以会产生,就是因为产生了类似“盲人摸象”的效应:它们只把西瓜瓤拿出来给我吃了,以至于我自己吃西瓜吃到西瓜皮的时候以为在西瓜里藏了个冬瓜。只把美好的东西表现出来,并用玄乎其玄的手法虚构出不存在的美好,让我在脑子里以为那些虚假的美好是存在的,这是最严重的问题。补充来说,不仅是影视剧,音乐尤其是民谣,书籍的话则是通俗的文艺读物(什么韩寒、席慕容之类)都是梦幻泡影的来源。但我现在则以为,假设我有那样的天才(当然没有)的话,让我去做那些创作,当时的我也一定是会搞出类似的作品来,原因是这个人生阶段的人就吃这一套。当然问题与磨难是逃不过的,人总得有摔打才能有长足的成长进步。所以我觉得,就算没有这些“文艺”作品的“毒害”,直接抛给我真正严肃的文学作品之类的,我未必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真谛。

如此看来,最大的问题尚不在它们的“毒害”上,而在于要真正领会生活的真谛,实践,充足的实践是必须的。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真言妙语说多了人也会熟视无睹。仅仅读书,哪怕是读最妙的严肃文学,甚至是读天书(如果有的话),也不可能就这样简单地取得对世界与生活正确地认识。我觉得这里存在一个最重要地bug:接受新知识、新看法的基石是过去的知识与看法等,也就是说以过去的认识为基础去接受新的,那如果过去的有问题,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造成影响,而这个影响永远无法彻底避免。而实践的妙处就在于,它能瞬间修正某些错误的认识、知识,并积累第一手经验从而创造自己的认识与知识。